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9篇
  免费   3660篇
  国内免费   2396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465篇
妇产科学   393篇
基础医学   4183篇
口腔科学   620篇
临床医学   4197篇
内科学   5046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1497篇
特种医学   1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3670篇
综合类   5950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259篇
眼科学   917篇
药学   3668篇
  30篇
中国医学   1995篇
肿瘤学   279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1049篇
  2021年   1849篇
  2020年   1439篇
  2019年   1235篇
  2018年   1208篇
  2017年   1137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1562篇
  2014年   1950篇
  2013年   1746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805篇
  2010年   1715篇
  2009年   1359篇
  2008年   1721篇
  2007年   1819篇
  2006年   1689篇
  2005年   1607篇
  2004年   1143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959篇
  2001年   782篇
  2000年   755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19篇
  1972年   13篇
  196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HHcy是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拟明确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患者外周血Hcy水平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方法 连续入组缺血性卒中后门诊随访的非痴呆SVD患者,登记人口社会学、血管危险因素等资 料,进行全面认知评估。入组1周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Hcy,根据血浆Hcy水平将SVD患者分为HHcy组 (Hcy>15 μmmol/L)和正常Hcy(normal Hcy,NHcy)组(Hcy≤15 μmmol/L)。2周内行多模式头颅MRI检 查。对2组患者的认知评分及影像特点进行比较,并与Hcy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研究共纳入81例SVD患者,平均年龄(64.3±7.4)岁;男性65例,占80.2%;轻度认知障 碍50例,占61.7%。②HHcy组30例(37.0%),NHcy组51例(63.0%)。HHcy组吸烟比例高于NHcy组。 ③HHcy组执行功能中交替连线测验B(trail making test B,TMT-B)耗时数高于NHcy组(P =0.016),数 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al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P =0.013)、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 DS)顺背(P =0.029)得分低于NHcy组。④HHcy组较NHcy组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病变(63.3% vs 39.2%, P =0.018)、深部白质病变(60.0% vs 37.3%,P =0.036)和多发微出血(36.7% vs 17.3%,P =0.047)的 比例更高,且Hcy水平与脑室旁白质病变评分显著相关(r =0.227,P =0.041)。⑤经脑室旁白质病变评 分校正后,Hcy水平与TMT-B耗时数(r =0.278,P =0.013)正相关,与DSST(r =-0.354,P =0.004)和DS 顺背(r =-0.366,P =0.001)得分负相关。 结论 SVD患者外周血Hcy水平与执行注意以及脑室旁白质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外周血Hcy水平 可能是SVD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因治疗精度高、副作用小,质子调强放疗(IMPT)成为放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精度对射程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射程不确定性的IMPT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减小射程偏差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首先建立鲁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采用二次型函数表达式,其中包含3种射程:射程增加、射程正常、射程缩短;每种射程对应的器官剂量贡献矩阵采用质子笔形束算法计算得到。对射程偏差进行离散化,每个射程的发生概率基于高斯分布函数得到。最后采用共轭梯度法优化出最优解,最优解使得靶区和危及器官实际剂量分布在射程偏差内尽量达到期望剂量。结果 采用AAPM TG-119号报告的3套模拟例题测试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鼻咽癌病例、前列腺病例和“C”型病例。与常规IMPT优化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对射程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更低。射程发生偏差时,鼻咽癌病例和前列腺病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基本达到期望剂量,“C”型病例的靶区高剂量覆盖率和危及器官保护都有了提高。结论 针对射程不确定性,该方法可得到更高的靶区覆盖率,同时降低危及器官剂量。  相似文献   
94.
王梁凤  李慧婷  王堯  柳小莉  陈青垚  徐杰  杨明  张小飞  王芳 《中草药》2020,51(11):2977-298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脉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生脉注射液的活性化合物,通过TCMSP及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7.1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中以"coronavirus pneumonia"为关键词搜索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疾病靶点,与生脉注射液化合物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出共同靶点作为研究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数据后在Cytoscape 3.7.1软件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R语言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DiscoveryStudio 2.5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生脉注射液筛选得到22个活性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β-谷甾醇、当归酰基戈米辛O、戈米辛A、戈米辛R、五味子丙素、内南五味子酯乙、长南酸、南五味子内酯、香蒲木脂素B、新杜松烷酸A、新杜松烷酸B、新杜松烷酸C、新南五味子木脂宁、五味子内酯A、五味子内酯E、五味子酸、尿苷、薯蓣皂苷元、鸟嘌呤核苷、N-反式阿魏酰酪胺、豆甾醇。相应作用靶点224个,与COVID-19的共同靶点16个,分别为CASP3、CASP8、PTGS2、BCL2、BAX、PRKCA、PTGS1、PIK3CG、F10、NOS3、DPP4、NOS2、TLR9、ACE、ICAM1、PRKCE,关键靶点涉及CASP3、PTGS2、NOS2、NOS3、ICAM1。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771个,细胞组成(CC)条目11个,分子功能(MF)条目7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67条(P0.05)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凋亡通路、P53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五味子内酯E、豆甾醇、N-反式阿魏酰酪胺。结论生脉注射液中的活性化合物五味子内酯E、豆甾醇、N-反式阿魏酰酪胺等能作用于CASP3、PTGS2、NOS2、NOS3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免疫调节、抗休克、增加血氧饱和度等作用,从而可能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用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139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9.51±8.53)分,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服药种类、出院指导质量为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患者感知的个人状态得分不理想;护士应鼓励患者配合进行早期康复,强化出院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康复信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需求,提高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96.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缝合已成为外科医生进行腹腔镜手术必备的技能。为了缩短学习曲线,规范技能培训,提高临床教学和培训效果,经过探索,本科室总结出多媒体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培训、临床实践3个环节的腹腔镜缝合教学培训方法。经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腹腔镜模拟训练、动物实验、观摩手术、临床助手和手术实践这一系列的学习,使培训者更加迅速地掌握腹腔镜缝合技能,缩短临床手术培训进程,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白芍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的保护功效和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组、白芍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加甲状腺激素灌胃制备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肝阴虚证模型。造模期第1天开始给药,一贯煎组灌胃一贯煎水提液9.07 g/kg,白芍组灌胃白芍水提液4.3 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28 d后观察各组小鼠状态,测定体重、体温、心率,测定血清及肝组织转氨酶活性、细胞因子水平、乙醇及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并取肝脏进行冰冻油红、HE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且出现毛发无光泽、疲倦易困、烦躁易怒等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MDA)、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E1(CYP2E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2(ALDH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Ra(IL-1Ra)水平明显降低;肝脏出现脂质沉积及肝细胞坏死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白芍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G、TC、cAM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GMP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CYP2E1、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CAT、ADH、ALDH2、IL-10、IL-1R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脂质占比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坏死程度改善。结论白芍具有明显的保护酒精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cAMP/cGMP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使肝细胞功能与代谢恢复平衡、增强肝组织中乙醇代谢关键酶及抗氧化酶活性、同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脂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4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围手术期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ICC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中转开腹。(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腹腔镜下右半肝(Ⅴ、Ⅵ、Ⅶ、Ⅷ段)切除,腹腔镜下右肝后叶(Ⅵ、Ⅶ段)切除,腹腔镜下扩大右后叶切除,腹腔镜下肝中叶(Ⅳ、Ⅴ、Ⅷ段)切除,腹腔镜下Ⅴ、Ⅵ段切除,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联合肝尾叶(Ⅰ、Ⅸ段)切除,腹腔镜扩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下Ⅵ段切除,腹腔镜下Ⅶ、Ⅷ段切除,腹腔镜左肝外叶(Ⅱ、Ⅲ段)切除,腹腔镜右肝肿块切除;手术时间(320.38±107.68)min;术中出血量(262.34±76.06)mL;术中输血率为0(0/58);术中肝门阻断时间(48±15)min;其中10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17.2%(10/58);术后胆瘘发生率为6.9%(4/58),保守治疗、通畅引流(T管负压吸引)后痊愈出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4±3.39)d;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1.84±0.57)d;围手术期内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病理情况:术中32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26例病理结果提示胆管细胞癌未行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切缘的病理报告均为阴性,4例淋巴结清扫并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3)随访结果:58例ICC患者中,49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肿瘤生存时间为4~36个月,28例获得无瘤生存,17例患者出现肝内转移并多发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发现肝内转移后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失访。结论腹腔镜肝切除经验丰富的中心,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安全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Patients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 ALL) have poor prognosis, and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plu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 followed by mismatched donor stem cell infusion (microtransplantation, MST)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W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45 patients including 11 undergoing MST with TKIs, 17 receiving allogeneic transplant and 17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with TKIs. Improved 4-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in the MST group (91%) compared with either transplant group (31%, P = .005) or chemotherapy group (36%, P = .013). The MST group also had higher 2-year and 4-year leukemia-free survival rates (91% and 7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either transplant group (33%, P = .005 and 33%, P = .021, respectively) or chemotherapy group (41%, P = .017 and 31%, P = .023, respectively). 2-year and 4-year cumulative incidences of hematologic relapse were lower in the MST group (9% and 28%,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56%, P = .025 and 67%, P = .034,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ST, donor microchimerism was detected (1.07 × 10-5 to 6.6 × 10-4 copies from 9 to 1499 days) in 7 patients, and donor/patient-derived HLA*0201/2402+WT1+CD8+ T cells were found from 0.05% to 0.67% in 6 patients. MST may provide a favorab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h+ ALL.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